善心的魔力-為Ivy而寫 也寫給小額捐款者/更新

 
張瓊齡 台灣國際志工協會副理事長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兩岸交流 專案經理 2008.5.20.初稿 5.22一修
 
Ivy去年初跟我一塊兒到泰緬邊境Maesot當志工,到了九月,緬甸的僧侶被鎮壓的消息批露後不久,她是頭兩個轉寄相關訊息給我的人之一,幾天後,她收到我為緬甸受難者寫的一篇文章,主動在辦公室以及朋友圈子裡做小額募款,最後總共是13個人吧!共捐了4000元。 這筆捐款,是去年我所經手,數字最小,但是共同捐款人最多的一筆,然而,卻是我很珍惜的一筆捐款。因為其他捐資人,要不就是NGO圈內的朋友,要不就是有捐款、布施習慣的人,要不就是我的死忠兼換帖,他們拿錢出來,多少也看在我的面子上,但是Ivy這筆不同,她號召的捐款者,從北台灣到最遠的屏東都有,我一個也不認得,有些連她也只是在網路上通過信的,就捐了。
 
我絲毫不敢輕看這種力量。
 
這些天,Ivy,又忙得很啦! 主要是短期內,先後發生了緬甸風災跟四川震災這兩件大事,雖然她自己因為在忙著準備一個重要的考試,根本都還沒有卯足全力來鼓吹募款,可是包括她父母在內,不募而捐的善款,就有了5000元的基礎,她大感振奮,大考一結束,她就摩拳擦掌,全力投入緬甸風災的募款。 在募款的過程中,有些老班底很自動,不必Ivy開金口就獻上捐款,有的去年捐100,今年自己加碼,Ivy目前收到最小筆的捐款是60,是同事買東西剩的零錢,還有常到她辦公室走動的業務也都沒錯過,連業務的朋友也輾轉捐了款。我一收到Ivy轉寄有關台灣路竹會要到四川震災義診的訊息,就立即轉貼到一個與中國NGO朋友互動的網路論壇,很快就得到網友們的回應,願意幫忙已經走遍世界卻還不曾到中國的路竹會,打探前往義診所需辦理的相關程序,還有尋覓適當的對口單位。我在msn遇到Ivy時,趕緊讓她知道,她隨手轉發的訊息,竟有這樣的後續。
 
Ivy在募款的過程中,因為接觸的人多了,碰到的問題也不少,我於是成為她線上的諮詢對象。看了她的陳述,覺得有些問題雖然還蠻基本的,但畢竟Ivy踏上志工這條不歸路還不夠久,有些事情回答起來不是那麼有把握,我跟她說乾脆在部落格搞個Q&A,讓有疑問的人自個兒上去看,免得她重複說個不停,她在線上說:這麼酷啊?! 不過,我是真的有感而發,想把這陣子的思考做一點整理。我只把幾個自己特別有感觸的寫下來,不保證回答得很周全喔!(以後再隨時補充吧!)
 
*我又不是有錢人,捐這一點點錢有用嗎?
請相信,行動就有力量! 應該很多人都聽過慈濟功德會的故事,40多年前就是從30個家庭主婦,每天省下5毛錢買菜錢起家的;而大家到便利商店買東西,隨手捐的零錢,往往集資下來的捐款,都有幾百萬甚至上千萬。 如果多一點人相信,很多人跟自己一樣,認為小錢可以立大功,那麼大家就可以在不影響自己生活的情況下,持續運用小錢做善事。 我最近接到一位緬甸僑生的信,他說許多受災者平日就很貧窮,為什麼一定要等到發生這種大災難,才讓人注意到他們的存在呢?這位學生去年到Maesot當志工,平常必須打工賺生活費,要存很久才能自己出錢去當志工,有些人覺得他很怪,但他今年還要再去。 像這樣的人,就是相信行動就有力量的人。 社會上需要這樣的人!
 
*捐給知名的國際組織好?還是捐當地的團體好?
當我自己和大多數人一樣,不是很充分了解各個組織的狀況,想要捐點錢又怕被騙,也沒有時間去查證比較的年代,把錢捐給叫得出名號的,會覺得比較安心。 當我在幾種不同規模的NGO(No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般翻成非政府組織,另一種說法是NPO,Non Profit Organization非營利組織)工作過之後,我在做選擇的時候,除了考慮捐款的項目是不是我所認同的,我也會比較一下,這些國際組織在當地是否有分會?緊急救援期過後,還會不會繼續關心?還是做完就走了? 如果它們是屬於有分會的,表示他們平常就對這個地方有了解,有發展計畫在進行,急難過後也會繼續關心。有些國際組織雖然不設分會,但會透過跟當地團體合作,讓當地團體來執行任務,意思差不多。 坦白說,我們一般人是很難接觸到所謂「當地團體」的,除非剛好有認識的人引介,或者像是剛好認識當地人,像是緬甸僑生,就有可能透過他們去接觸。 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個人會比較喜歡捐助當地團體,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家鄉有感覺,會願意長期為它付出。
 
*大組織的力量大,達到的效益比較好?
如果災難的範圍大,需要把握緊急處理的時機,若是在比較開放的國家,(可是,好像不開放的國家,災害特多喔?!)這時候像是政府,以及大型的NGO能夠照顧的層面就比較廣,也會比較全面考量救援的需求,但這時候做的事是搶時間,盡量求多而廣,重點不在於求質精。 過了緊急期之後,已經不是要搶救生命或是避免災情擴大的階段,有些小而美的組織,平日做的事情也許不大、不多,但是可以做得比較深入與紮實,這時候,團體小反而不是缺點啦! 還有,在政府不是很開放與支持的情況下,大團體太明顯了,對於救援者的安全考量也比較多,反而不能輕舉妄動;小團體因為知名度不高,組織動員較為靈活,政府比較不會注意,或許還可以打打游擊,救一個算一個呢!這在緬甸風災的案例比較適用。
 
*集中捐款給一個單位好?還是分散捐款給幾個單位好?
當我為某個特定的NGO工作或募款時,我當然會希望捐款者集中捐給我所支持的組織,這樣可以比較快籌募到所需的資金。而且如果捐助的款項不是零頭,有一定規模,也需要開立正式收據時,集中處理會比較方便。 當我不為任何特定的NGO工作或募款時,我卻傾向把捐款分成幾筆,捐給不同的單位。
理由是:
1.可以廣結善緣,讓多一點的團體得到捐款,讓大家都有做事的機會。況且每個團體能做的範圍都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多捐幾個,可以照顧到多一點的層面。以緬甸的案例來說,有負責做發送米糧的,有專門做醫療救護的,有收屍埋葬的,都很重要,都需要支持。
2.可以分攤風險,萬一不幸捐款被污掉,或是雖然負責的團體很盡力,但過程中還是碰到不可預期的因素(不是有一輛救援船在緬甸翻覆了嗎?),那麼總不會那麼倒楣,每個團體都失敗吧?而只要其中幾個團體達到任務,我的善意就經過他們得到傳達了。
 
*大災後的排擠效應 最近因為密集跟中國、緬甸相關NGO人士接觸,發現大家現在都已經感受到捐款的排擠效應了。 記得九二一災後幾年,有一次參加NGO的研討,才知道有不少NGO因為捐款對象把錢都集中到九二一專案去,讓他們原本預計進行的計畫必須暫停或是縮小規模,有的乾脆改作跟災區重建有關的業務,才可以順利找到組織運作的經費。 所以,請有意捐款的人也做做捐款的財務規劃,不要一時衝動把全部的預算都丟到救災去,有一些平日很認真做事的NGO,他們會因此變成大災難後的另類受災戶,請記得把捐款也撥一部分給他們吧!譬如說,當你捐100元給災區的時候,或許也同時捐100元給一個你平日就很認同,但是一直沒有付出捐款行動的組織吧!它們一定會很樂意收到這筆充滿理性又具有感性的捐款的。
 
*我怎麼知道對方是不是騙子?尤其是以個人在做募款的,我為什麼要捐?
如果提出這個疑問的人,是很認真在思考這個問題,並不是習慣性地反對別人的話,我真心建議他先不要捐,先觀察一下這些募款的個人。也花點時間觀察一下相關捐、募款的發展,等你真的覺得觀察瞭解夠了,再看看要不要捐吧。 要樂意才捐,真的!沒捐錢不犯法,也不犯罪,只是,失去一種機會。 一種體會到,『原來不是凡事為自己,真的可以這麼快樂』的機會而已。 但是,我也在此呼籲,有捐款的人也不要對沒捐款的人施加壓力,每個人的時機點都不同,讓那個時機點自然發酵吧!要不然,會形成某種「行善的暴力」,這個會讓整個過程,有點小遺憾。 我第一次幫助人,在小學二年級,正好就是被騙的經驗,我也覺得很奇怪,自己為何沒有因此成為一個從此不做善事的人,反而有機會,從小就開始思考行善這件事。 別以為做好事的人,就會一帆風順,無往不利。 告訴你,沒這回事的! 你越是在志工這條路走得越久,碰到的考驗只會增加難度而已。 從前,我會以自己能夠辨識出騙子自豪。但現在,我倒是很想要訓練自己,訓練一種即使知道對方騙我,都可以假裝不知情的能力。只有這樣,我才有機會跟對方靠近,讓他知道,或許不必騙人,也有活得下來的可能。 昨晚在線上,我跟Ivy說也要響應她的募款,半年前她是我的募款對象,今年我則成為她的捐款人。 這就是善心的魔力。
 
P.S.剛剛收到Ivy含淚寫來的信,附在文後。
 
我昨天哭了一個晚上。 在我昨天很高興告訴妳,子培捐了2000元之後,後來我告訴子培我一直被嗆,心情很差,子培說他了解,因為很辛苦,所以他才特地捐款要響應一下,我看到之後就失控了,大哭一番。因為我被指控為騙子,說我有沒有把錢捐了也沒人知道,搞不好是進到自己口袋裡,讓我有人格遭受污衊的感覺,所以才如此難過。 從去年開始幫忙緬甸暴力事件捐款開始,我早已體會冷暖的滋味,只是這一次會遭到那麼嚴重的打擊,在我想到此次募款難度那麼高,我又被罵得那麼難聽,心裡真的非常不好受。 昨天一位朋友問我梅道診所的事情,在我解釋給他聽之後,他說他已經了解,如果全部的人都願意問問題,聽我解釋,不知道該有多好啊?昨天和朋友談及此事,又在哭,真的很沒有用,可能是因為心臟不夠強,才會那麼在意吧。 但不會因為蜚短流長而退縮,還是會努力作好這次的工作,他們可以罵我、批評我,但是我的靈魂依舊高貴。
Ivy
 

Categories: Top News, 未分類

1 Comment »

  1. 哈囉 我寫了一封mail給你喔 去收收吧
    版主回覆:(05/25/2008 09:28:32 AM)
    I got it, thank you!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