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為什麼要去國外當志工?

「妳為什麼要去國外當志工?」
從大三開始,經由網路、媒體、書籍與電影,開始慢慢對「志工」這領域有些了解。
當我看了「永不遺忘的美麗」時,我寫了:「永不遺忘的美麗」是我在世界展望會上所看到的,而我選擇走入戲院去感受。 場景的勾勒,豔陽高照,荒蕪一片,昨天帶著美麗徒步走去看醫生,兩人不以為苦,甚至還討論著,為何我不是鳥,我不會飛?這是第一幕所受到的衝擊。 在非洲醫療資源缺乏,而且就醫不便,此時讓我思考,台灣的建保制度卻已經是到了濫用的地步,我們幸運也幸福,但是這些卻是不足的,應該要發揮愛心,幫助真正需要協助的人,讓我萌發到非洲當志工的想法。
現代,講求平等與自由,在非洲排外保守的鄉下,女權卻是受到剝削的,昨天被他先生毆打,默默哭著回家去,他先生知道自己染病之後回到家,昨天卻也沒有嫌隙,蓋小屋照顧他,讓人動容。但在台灣呢?哪位女性可以忍受家暴?哪位女性可以忍受自己的丈夫傳染愛滋病給自己?以同理心而言,我都不確定我可以像昨天一樣,如此對待他的丈夫。這又充分表現了昨天的堅毅。
你念過書嗎?你坐過汽車嗎? 在台灣,答案都是肯定的。 非洲生活已經極為困苦,更遑論是受教育?更遑論是追求物質的需求 非洲生活的訴求很簡單,就是活下來。在台灣,要幫助他們其實很簡單,平時少買一件衣服,很喝一杯飲料,用行動去認養小孩,就是幫助。近期內,我會開始評估,作一位資助人。
接下來,我去世展會認養兒童,一個月七百元,那時我才大四。
同學們知道消息,問了我:「一個月要捐七百元噢!自己都養不活了還要當好人?!」認為我是有錢無處花用。
「一個月七百元真的不多,想想自己一個月生活費有多少錢?六仟?七仟?還是一萬元?少買一件衣服,每天少喝一杯飲料,就有七百元作資助了,為什麼會困難?」其實,很多事情不是「可以」與「不可以」,而是「願意」與「不願意」而已,顯然得,許多人選擇了不願意。
「為什麼妳要認養國外的兒童,而不是國內的?」同學問我。
「其實,台灣的福利已經不錯了,還有很多基金會,台灣的孩子資源很多,很多人照顧;所以我選擇國外兒童作為資助」我分析給同學聽。
同學聽完之後說:「那我以後有工作之後也要認養兒童」。
來吧!讓世界溫暖一點。
這一路就像是受到牽引一樣,接下來,我看了一本書:「亞馬遜溯源記」。
這本書我很早之前就在誠品看到了,只是一直沒機會買來看,昨天晚上去誠品消磨了一個晚上,當然有惦記著,這本「亞馬遜溯源記」。 大家對「亞馬遜」,有著一股神秘,更有人說,這輩子,可以去亞馬遜的機會幾為零。藉由這本書,可以窺見真實的亞馬遜,沒有任何包裝的亞馬遜。
亞馬遜在南美洲的祕魯境內,書中提到,從台灣到萬帕米,光是路程,扣除轉機、候機,所有等待的時間,整整五十五個小時!平時我從屏東回桃園的五個小時,我都叫苦連天了,很難想像五十五個小時,究竟要怎麼熬過去的,除了佩服,沒有第二句話。其實佩服的不只是這點,參與義診的人員,都要想辦法為自己的工作請長假之外,還有全額負擔旅途的費用,這真的事奉獻與學習的心態才能做到,因為他們做的事,是吃力不討好的。
看完這本書,會讓我想到「永不遺忘的美麗」,尤其是在醫療方面的描寫,看到書中的描述,就會讓我想到永片的場景,兩者相結合。 祕魯的亞馬遜,與世隔絕,自給自足,且祕魯政府沒有多餘的能力去照顧亞馬遜,使得亞馬遜都依賴外界的協助,尤其在醫療方面,更是仰賴。
書中提到,有一個小女孩受傷了,很嚴重,也很虛弱,但是沒有醫療的協助,在亞馬遜這封閉的村落,當然還是循古法,用草藥塗塗抹抹,未料,沒有好轉,還惡化,一直到路竹會到那去義診,小女孩的父親才沒有辦法的帶女兒去就診,而那父親的手中仍然抓著藥草,因為他不知道眼前這些陌生人是否真的可以醫治他的女兒?若是他的女兒沒有好,他是不是對文明社會外來者感到失望?這些都是很難突破的點。不過還好,小女孩復原了,他的父親對路竹團隊充滿感激,還好阿!
而在亞馬遜流域的村落,是沒有陸路的,所有的運行都仰賴水路,所以造成許多人一輩子老死都沒有出過村落,沒有見過外來者,甚至是老一輩的人,都沒有見過汽車。這是什麼樣的世界?真是不能用想像的。但是也不是沒有文明的滲入,亞馬遜居民的穿著,是T恤、褲子甚至女人還穿洋裝,而不是大家所想像的,用草、葉作衣服,房子是用茅草建造的,有時還可見到用水泥砌成的房子呢!當然,這是有錢人家的住宅。
最後一個觀點,來談談亞馬遜的女人。 書中提到,亞馬遜的女人,約在13、14歲生育第一個孩子,而每個女人平均要養育8到9個孩子。這是什麼世界呀?在台灣,根據前幾天的報導,台灣和芬蘭已經是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約為1.2的小孩,比英國1.7還低,和亞馬遜女人相比,真是無法想像。 亞馬遜女人在診間,見到醫生、護士就開始低聲哭泣,說自己划了二個小時的船來看醫生,接著又說著自己下體癢,分泌物很多…等問題,醫生、護士還要安撫患者的心情,還要說服做內診,診斷的結果,太早有性行為,有太多的孩子,又太過勞苦,加上先生可能感染性病,造成感染。這些問題在亞馬遜是非常嚴重的,因為亞馬遜女人沒地位,卻又是無比忙碌,而亞馬遜男人卻又是該死的無知,通常知道自己的太太有性病,醫護人員會要求二人一起做檢查,而亞馬遜男人總是一口回絕掉,只能看到亞馬遜女人聳聳肩,就是一種「我也沒辦法」的眼神。真是讓人無奈與心疼著亞馬遜女人。然而陸續有很多亞馬遜女人選擇自殺來尋求解脫,女人,是只有為了要生孩子而已嗎?當亞馬遜女人老了,體力不好了,被丈夫嫌棄了,甚至更糟的,感染性病、愛滋病,亞馬遜女人就會選擇自殺來解脫。
這本書帶給我的衝擊很大,看到書中描寫的一些事,很感人,讓我熱淚盈框,也很感恩,還好還有好多人,無私的付出,看到這些,讓我還相信著,社會有溫暖,有關懷,同時也為路竹會感到驕傲!
經過那麼多,讓我泛起了當志工的心,在大四下學期時,參加了金車基金會辦的「渡假志工」。這是一個很美好的構想:邀請有不同專長、不同年齡、不同思考的人到花蓮(南投)的偏遠小學作課後輔導,而大部份時間是自由的旅行時間,這樣的想法就是旅行和公益相結合,是很完美的點子。所以我參加了一星期的渡假志工,但是與我預設落差太大,難免心傷,這部分很長,不在這裡贅述。
參加完國內志工,也參加了許多場的研討會、分享會,我得到很多,有形的是鼓舞,因為我知道,原來有許多和我一樣想法的人,無形的是,我只能坐在台下聽著他們眉飛色舞般說著,卻是完全沒有參與感,沒有身歷其境的感動,我想,我是該動身尋找感動的時候了。
延伸閱讀:
Categories: My Volunteer Journey, 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