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人
終於拜讀完白先勇的作品:臺北人。
這本書早在去年就買了,一直被我扔在家裡,因為我有一個很壞的習慣,手上的書還沒有讀完,看到喜歡的書、想看又剛好特價的書就會一直買,去年回台灣那一趟,我在書局窩了一個下午,然後買了十本書,店員應該會被我嚇壞吧,這年頭大家都嘛上網路買,要不就是到書店翻一翻,像我這種一口氣買十本的人應該算是異類。
還記得有一次只是想上網預購哈利波特而已,結果也不小心買了十本書,買到還有折價。但是我看書會很專心一次只讀一本書,因為我知道有些人可以一次讀好多本,早上讀臺北人,中午讀1Q84,晚上再讀傷心咖啡店之歌等,而且不會一口氣看完,最讓我佩服的是交錯的看而不會混淆,一絕。
到美國友人家拜訪時,他說他有一本中文書,我邊聽邊起疑,想說騙肖耶看中文版嗎?結果他拿到我手上的書正是白先勇這一本中英文對照版的臺北人,我便坐下來隨手閱讀起來,第一章的《永遠的尹雪豔》都未讀完,我們便告辭,自此,我的心中一直牽掛著這一本書。
臺北人分成好多章節,每一章節都獨立存在而且篇篇各具特色,但是唯一的共同點都是從過去(中國)一直寫到現在(台灣),從主角心境的描述到外在環境的妥協,在在呈現是以歷史為架構的一本書,而且人物、語調都刻劃的非常細膩,難怪可以稱為現代文學的經典之一,也有多部電影取材改拍。
讀臺北人另一個驚喜是書中竟然提到「梅蘭芳」。好些時候之前,與友人一起看電視,正好是播梅蘭芳的畫面,友人立刻驚呼:「梅蘭芳耶!」而我這人孤陋寡聞不識梅蘭芳,友人便趕緊安慰我說:「那是因為妳太年輕,才不知道梅蘭芳。」那時開始我便記得梅蘭芳這名。
前一陣子看了由黎明、章子怡演的《梅蘭芳》(其實我只是想要看章子怡而已,我很喜歡章子怡),曉得梅蘭芳是那時代戲曲的當紅人物,將表演藝術推到顛峰甚至帶上國際(如果電影演的是真的的話),而臺北人當然也不忘將過去輝煌的事帶入現代,在台灣的一個聚會場合,幾位過去的達官貴人們齊聚一堂來首調子唱唱,讀到那一刻,我將畫面與電影《梅蘭芳》相結合,終於覺得不再陌生,因為梅蘭芳。(我後來在網路找梅蘭芳資料,發現電影版本與史實有部分出入。)
臺北人讓我感動的是得以窺見歷史的冰山一角,但是我想更多是需要我們自己去研讀,因為《永遠的尹雪豔》只住在臺北人裡。
我也好喜歡買書 然後就是花時間在上大號時看 常常都是看到精采的地方 因為捨不得停 一坐就是半個小時
哈哈 買了醜陋的中國人一年了 卻還是擱在書架上 還沒翻閱 真糟糕
妳說的梅蘭芳 我也只是聽過 直到去年從日本飛台灣時 撐著眼皮看完 看完時 我還真佩服他面對日本人的那種骨氣 現在這種人應該少吧 時勢造英雄啊
你提的這本 我有機會也要看看 目前計畫暑假看俄國雙人滑冰女將的自傳 My Sergei
版主回覆:(02/13/2010 12:33:36 AM)
哈哈!妳跟我阿舅一樣耶,喜歡坐在馬桶上看書看報紙之類的,這樣有助消化嗎?我的書架上少說還有十本書未讀,然後看到喜歡的又繼續買,但是書可以慢慢看,又不會壞掉,所以這壞習慣就一直持續著,哈!梅蘭芳我對他還是很模糊啦,只知道是唱戲的就是了,但他對抗日本人那一段不知道是真是假就是了。自傳?有趣的話告訴我一聲唷!
是"尹"雪豔,
不是伊雪豔…
版主回覆:(02/15/2010 09:20:13 PM)
噢,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