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懂搭便車的浪漫,請…。我讀:搭便車,繼續歐洲

1340852829-183083021

 

先是在網路新聞看到這消息,有一個女生靠著搭便車,在歐洲旅行。讀完新聞內容,我有一種我完蛋了的感覺,只要心裡、血液中流著叛逆、出走的因子,那出走的的熱情是一觸即發的,會在腦子裡胡思亂想,當然也會想要複製別人的成功旅行經驗。現在一般的背包客也好像無法滿足,旅行的胃口越養越大,總想著下一趟旅行要去沙發衝浪、搭便車、換工住宿、志工旅行等等,我想,很多人一定跟我一樣,天天天天空想,當然下一趟旅行也還沒有出現。

每每和友人談起旅行,我們總是口沫橫飛,我們得到一個結論就是:物以類聚。我們的想法差不多,討論的話題也是一拍及合,和我們這種熱血、衝動的人聊旅行,下一秒的後遺症就是你會很想離職去旅行!想要離職卻找不到動力的人請跟Ivy聯絡。因為我總是說:錢再賺就有了,但是追夢想的勇氣可能只有一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算過自己一年的收入,你會發現,有去旅行跟沒有去旅行的餘額是差不多的,但是旅行帶來的快樂感卻是可以保持六個月到一年,這樣,想出走了嗎?

有一天,facebook有人po了一段文,內容大概是這樣子的。對於搭便車旅行非常不以為然,說明搭便車是非常危險的舉動,何況是一個女生隻身在外,在外沒有發生危險已經是萬幸、祖上積德,怎麼還會大肆宣揚,而媒體們對於這樣的新聞也是高度讚揚。並說明過去曾經在阿富汗當過志工,當地的危險狀況。

其實這段文字也沒有錯,只能說是觀點不同。不過我要強調的事情是,沒有做過的事情,不代表這是錯誤與不可行,看世界的方式有很多模樣與形式,在阿富汗當志工不也是一種旅行的模樣嗎?只是被遺忘了。而且,沒有人會將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搭便車旅行在歐美行之有年,也非常流行,許多人的gap year就是在陌生人的車裡來來去去完成的,而誰,去阿富汗搭便車旅行?顧好小命比較要緊。所以我認為那段文字是非常偏激的。

我讀完了這本書。原先設想的與看完的感覺有些出入,理解了作者的背景與經歷,換成是正常人也會圖一個痛快,想要遠走高飛,想要拋開世俗的眼光,學會真正的獨立還有學會真心對待別人。有人說語言不通還自以為浪漫可以交到知心朋友,沒有被賣掉幫別人數鈔票就很好了。我完全否認這段話。去過很多國家,是你就算英文很好也無用武之地的國家,難道我們都要學會英文、法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韓文等才可以說我準備好了,我要去旅行嗎?真是可笑。

前陣子很著迷谷岳、劉暢的書,分別是出走,搭車去柏林:在路上的頹廢壯遊,給自己的成年禮一路向南(北美卷)到世界的邊緣兩本書,真真切切描述旅行中所遇到的人,那種親切與溫度,才是旅行所期待的。這本搭便車,繼續歐洲,作者說這不是本旅遊書,看完之後我非常認同,作者在書中注入的精神與勇氣,還有找一種力量,得到的成長才是叫人驚嘆的,而我也是自嘆不如,過慣了安逸的生活,也少了冒險的心,看完這本書,讓我的雄心壯志再度復活。

下一趟旅行,我不會缺席。

延伸閱讀:馬祖.晃盪(北竿)




 

 

Categories: Opinion, 未分類

2 Comments »

  1. 收入真的差不多。
    而且我也真心認為「錢在賺就有」,時間青春勇氣機會不等人。
    版主回覆:(08/21/2012 11:42:12 AM)
    我們應該是算同一類人,活在當下,勇敢追夢才不白活啊。
    (謝謝來訪哦,謝謝留言)

  2. 喜歡第二段的文字"錢再賺就有了, 但追夢想的勇氣可能只有一次" 也真的覺的有去旅行跟沒有去旅行的餘額真的都一樣耶…^_^
    版主回覆:(09/22/2012 02:08:38 PM)
    那還等什麼,趕快規劃一趟小旅行吧。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