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瞬間的永恆─普立茲新聞攝影獎70年大展
喜歡攝影的朋友們別錯過普立茲新聞攝影展。
趁著年節到台北朝聖,華山人也好多,看攝影展連進場都需要排隊,照片展出從早期黑白照片到現代的彩色照片,每一張照片都是得獎的照片,有很多戰地照片 (越戰尤其) 旁邊都有中英文解說,講解當初的時代背景還有拍照當下的心情。一張好的照片可以一眼就讓人一直盯著,有的會很震撼,有的則是很感人,這一次終於看到飢餓的蘇丹這張照片,果然很震驚,文中也寫了攝影師Kevin Carter忍受不住譴責跟批判,選擇自殺。一張照片竟然活活的殺死了一個人,也讓我感到很心傷。
有時候我們對於攝影都是要講求光圈、快門、構圖、光線等因素,看了這些攝影作品之後,想著所謂好作品不一定要具備那些,而是有故事性,有觸動我們心底一點感覺,那怕是只有一點點也好,就都可以稱上是好作品了。
真的很推薦大家去華山散散步,看部電影,看看攝影展。
下面幾張照片是我看展覽時,特別喜歡的幾張照片。
很有名的一張照片:飢餓的蘇丹。
瞬間的永恆─普立茲新聞攝影獎70年大展
Capture the Moment-The Pulitzer Prize Photographs
活動日期:2013-1-18~2013-4-17
活動時間:每日10:00~18:00 (除夕休館),最後進場時間17:30
FB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PulitzerTW?fref=ts (搜尋:普立茲70)
票價資訊:個人票: 220元
團體票:180元 (大宗購票30張以上,65歲以上長者,現場憑證件購買,僅限展場現場購票)
■ 語音導覽服務:個人語音導覽器材租借:個人語音導覽器材租借,每台100元。出示超商/網路雙人預售套票即享個人語音導覽租借7折優惠(限租2台)。
■ 展場內禁止飲食、照相及攝影。
一、前言:
這些攝影記者見證了人類歷史的發展,更是彰顯圖像力量永垂不朽的代言人。
攝影記者是說故事的人,以一幀靜態的影像呈現重大歷史時刻,讓時間停止運行。過去贏得普立茲獎的攝影記者記錄了無數歷史時刻,讓世人永難忘懷…..。攝影記者必須親赴事件現場,出生入死記錄歷史。他們把握每一個機會,讓世人看到戰爭與天災中的殘酷、恐怖與英雄事跡,同時也呈現人類的勇氣與勝利。
—-美國新聞博物館執行長 詹姆士.達夫 James C. Duff
二、展覽介紹:
「瞬間的永恆–普立茲新聞攝影獎70年大展」集結自1942年至2012年,完整70年的普立茲新聞攝影獎得獎作品。被譽為新聞界奧斯卡獎的「普立茲新聞攝影獎」自2000年紐約首展以來,已在全球各地巡迴展出超過10年,逾300萬人次參觀,此次首度來台,將於台北、高雄展出。民眾在本展中不僅可看到每張作品背後的故事,還有每位普立茲新聞攝影獎得主拍攝當下的心情寫照,組成獨一無二的攝影歷史展覽。
本展由新聞博物館(Newseum)及紐約「商業娛樂公司」(Business of Entertainment Inc.)策展人西瑪‧魯賓(Cyma Rubin)共同策畫。新聞博物館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為一互動式新聞博物館。
三、普立茲新聞攝影獎簡介:
1917年首度頒發的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係出於十九世紀報紙發行人約瑟夫.普立茲(Joseph Pulitzer)的發想。他在遺囑中捐贈紐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200萬美元,用來成立一所新聞學院並設立鼓勵公共服務、公共道德、美國文學和教育提升的獎項。如今,普立茲獎委員會每年頒發21個獎項,包括14個新聞獎,參選作品超過2000組。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於1942年首度頒發,參選作品「可以是一張照片或多張照片,乃至系列照片或一整套照片。」1968年,委員會決定擴大攝影獎的範疇,區分為現場新聞攝影奬(spot news photography)與特寫攝影獎(feature photography);現場新聞攝影奬後來改名為突發新聞攝影奬(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
Categories: Entertainment, 未分類
找個假日去逛逛好了。
不然我下班都來不及去:'(
年假時間又忘了去這個點~:D
版主回覆:(02/17/2013 02:58:17 PM)
攝影展到4月中,還有很時間
揀個好天去走走吧 🙂
華山離我公司只有一個忠孝東路的距離 XDD !
沒去感覺很對不起自己!
版主回覆:(02/17/2013 03:07:18 PM)
哈哈,可以去看看呀,但是票價我覺得有一點點貴,可以留意一下能不能買到便宜一點的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