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滾吧!男孩》

這部也是近期內很轟動,很值得看的一部無包裝記錄片。
《翻滾吧!男孩》一片,讓我看到了什麼叫堅持,什麼叫毅力
沒有所謂的不可能,只有願意與不願意而已。
看到片中的小男孩,苦練體操,被教練罵,身體上的疼痛,眼淚一顆一顆滾落
真是叫人心疼。還有練習時,有獎勵制度,有一位年齡最小的小男生,總是最後一名,也總是領「安慰獎」的牛奶糖,還會被其他男生笑,真是可憐他了,還有一次,又領到牛奶糖,難過地跑到角落哭泣,會哭泣難過,表示他還想要進步,不然,他就不會那麼難過了,不是嗎?
看到了《翻滾吧!男孩》,他們渴望發光發熱,渴望掌聲與鼓勵,我想我不會吝惜我的掌聲,每一項運動,在辛苦背後,當他們發光發熱時,別忘了告訴他們:你(們)好棒!
幾位來自不同家庭的小男孩,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與脾氣,
唯一的共同點是──下課後,不打電動不去麥當勞,直奔體操訓練場。
「再苦也要練下去、哭完繼續練下去、生完氣繼續練下去、
摔倒爬起來再繼續練下去、再痛也要練下去…」
難道,這些小朋友都瘋了嗎?
跳脫沉重批判式的傳統紀錄片,
本片在熱鬧無比的流暢節奏中,
呈現輕鬆幽默的影像觀察,
從教練對小朋友嚴父兼慈母的關愛、教練自己的心路歷程,
到當年隊友失聯四散的感嘆,
今昔對比之間,點出對國內體育養成環境的省思。
【故事背景】
提起體操,不少人總會想到大陸或東歐選手,其實台灣也有人從事小選手培訓。紀錄片「翻滾吧!男孩」就記錄一位教練在宜蘭縣羅東鎮公正國小帶著七位小男孩苦練,並拿到全國國小體操團體金牌的故事,有淚水、歡笑,也充滿夢想。
「翻滾吧!男孩」裡的金牌教練,恰巧就是導演的哥哥林育信。導演說,哥哥從小就很會翻滾、跳躍,看著哥哥俐落的身影,崇拜又羨慕,也想學體操。但父母認為一個孩子學就夠了,堅決反對,甚至因此替他轉學到另一所小學,他的體操夢就此斷絕。
長大後,導演從事影像工作,哥哥林育信回母校羅東公正國小擔任體操教練。有一次導演回家,整理舊相簿時發現一張哥哥小時候與體操隊同學參加一場比賽後的合照,哥哥說當年的小選手而今早已各奔東西,只有少數幾位還留在體操界。如今哥哥選擇回到母校,培訓一群跟他當年照片中一樣大的小男孩,似乎是為了延續小時候未完成的夢想。於是導演展開了這部紀錄片的拍攝工作,替哥哥與他訓練的小選手留下珍貴回憶。
導演對哥哥提出拍紀錄片的構想,哥哥覺得很好,可以當教材,卻不太願意入鏡,因此導演先拍小朋友。七位小男孩從幼稚園大班到國小二年級不等,加入體操隊後,天天被「操」,但有的孩子堅持下去,並找到課業無法給的自信。哥哥在影片拍到最後才接受訪談,導演這才知道哥哥在體操路上的心情起伏與使命感。
曾獲亞運體操金牌的林育信教練,有輕微的小兒痲痺,但從小就愛翻滾,不愛說話,還一度被編入啟智班。林育信在體操世界找到自己的天空,可是國中畢業,父親過世,身為長子的他被迫接下水果生意,體操生涯中斷三、四年,直到羅東高商成立體操隊才又銜接上,最後以黑馬之姿,拿下全國體操跳馬冠軍。
【導演簡介】
林育賢(林阿喵)/ 1974年生 / 台灣宜蘭人
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畢
曾任廣告影片及MV製片、副導,參與電影《起毛球了》、《給我一隻貓》、《月球學園》等片攝製,擔任副導、攝影、製片等職。作品經常以幽默風趣的快節奏手法,呈現個人對社會人文的細膩觀察,趣味中帶有豐富的省思。曾以紀錄短片《鴉之王道》、《街頭風雲》入圍金馬影展數位短片競賽,備受好評。現為自由影像工作者,從事電視、電影之編導剪等工作。
【教練與七位體操男孩】
【李智凱】,九歲,就讀公正國小二年一班,聰明,反應快,很會看教練臉色…他有個外號叫做【菜市仔凱】,菜市場,是他媽媽賣菜的地方,也是他下課後的遊樂園,會被挑選來練體操的原因是,念幼稚園時骨頭超軟,可以把自己裝在小垃圾桶裡…
【黃克強】,九歲,就讀公正國小二年一班,個性直爽剛硬,愛唬人,大家都叫他臭屁強!!!他與李智凱是同班同學,兩人的關係很微妙,似敵似友…在班上,他們倆同為體操小老師,在體操館裡,他們把彼此視為挑戰的目標
【小軒】與【小恩】,本隊唯一的兄弟檔,小軒,八歲,就讀公正國小一年十三班,個性膽小但心細,每次學體操新動作時,都會先看人家如何摔倒,自己才肯願意做小恩,六歲,就讀公正國小附設幼稚園大班,人小膽子大卻是個愛哭鬼,雖然技藝比人差,勇敢衝第一,哭完繼續練下去…兄弟倆剛加入體操隊,兩人經常競爭倒數最後一名
【林信志】,九歲,就讀公正國小二年九班,聰明冷靜,膽大好玩,但是一到體操館就完全變了一個樣子,屬於天才型選手,平時上課時有嚴重自閉傾向,老師有問他絕口不答,父親為了加強他的體操訓練,特地為他在家裡打造一組吊環練習場
【黃靖】,九歲,就讀公正國小二年三班,個性內向怕生,不過卻是個貼心的小孩會來練體操的原因是,哥哥參加體操選拔時,他也在旁邊跟著翻滾,然後就被教練看上了,因為對陌生環境不適應,他曾經是體操隊的逃兵,教練說他是隊上用頭腦在練體操的人,最晚加入體操隊但進步最多,今年他將擔任比賽的隊長
【楊育銘】,八歲,就讀公正國小一年七班,個性文靜較軟弱,練習時常常處於恍神狀態,他在念幼稚園時,體操能力曾經超越低年級組,算是教練從小培訓的成功範例,不過他也是教練心中的痛,對於要不要練體操這件事,他到現在還不是很確定
【林育信】,33歲,他是我哥哥,同時也是公正國小的體操教練。他說他的體操啟蒙來自於廟會時的歌仔戲,因為當年的歌仔戲武生經常在舞台上翻跟斗。後來念小學時,剛好遇上只能說國語不準說台語時期,從小被阿媽帶大的他怎麼可能會說國語,加上當年流行虎姑婆吃人的傳說(據說國小導師長的很像傳說中的虎姑婆),嚇的他話都不敢說。由於當年沒有所謂自閉症的名詞,他差點被判定為啟班兒童而留級一年。直到有一天他與一群死黨偷跑進學校的體操館,在彈簧床上一躍騰空的剎那,他終於找到自我封閉的解放空間。他說會選擇回宜蘭是因為回想到當年他們那群一起練體操的死黨總有一些遺憾,所以希望自己能夠培育出一批當年的自己,繼續延續體操的種子。
官方網站:http://www.msps.tp.edu.tw/myhome/msps04/sulan/%E5%8F%A6%E9%A1%9E%E5%AD%B8%E7%BF%92/movies/2005%E7%BF%BB%E6%BB%BE%E7%94%B7%E5%AD%A9/
影評:http://movie.cca.gov.tw/column/column_article.asp?rowid=167
《翻滾吧!男孩》一片,讓我看到了什麼叫堅持,什麼叫毅力
沒有所謂的不可能,只有願意與不願意而已。
看到片中的小男孩,苦練體操,被教練罵,身體上的疼痛,眼淚一顆一顆滾落
真是叫人心疼。還有練習時,有獎勵制度,有一位年齡最小的小男生,總是最後一名,也總是領「安慰獎」的牛奶糖,還會被其他男生笑,真是可憐他了,還有一次,又領到牛奶糖,難過地跑到角落哭泣,會哭泣難過,表示他還想要進步,不然,他就不會那麼難過了,不是嗎?
看到了《翻滾吧!男孩》,他們渴望發光發熱,渴望掌聲與鼓勵,我想我不會吝惜我的掌聲,每一項運動,在辛苦背後,當他們發光發熱時,別忘了告訴他們:你(們)好棒!
幾位來自不同家庭的小男孩,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與脾氣,
唯一的共同點是──下課後,不打電動不去麥當勞,直奔體操訓練場。
「再苦也要練下去、哭完繼續練下去、生完氣繼續練下去、
摔倒爬起來再繼續練下去、再痛也要練下去…」
難道,這些小朋友都瘋了嗎?
跳脫沉重批判式的傳統紀錄片,
本片在熱鬧無比的流暢節奏中,
呈現輕鬆幽默的影像觀察,
從教練對小朋友嚴父兼慈母的關愛、教練自己的心路歷程,
到當年隊友失聯四散的感嘆,
今昔對比之間,點出對國內體育養成環境的省思。
【故事背景】
提起體操,不少人總會想到大陸或東歐選手,其實台灣也有人從事小選手培訓。紀錄片「翻滾吧!男孩」就記錄一位教練在宜蘭縣羅東鎮公正國小帶著七位小男孩苦練,並拿到全國國小體操團體金牌的故事,有淚水、歡笑,也充滿夢想。
「翻滾吧!男孩」裡的金牌教練,恰巧就是導演的哥哥林育信。導演說,哥哥從小就很會翻滾、跳躍,看著哥哥俐落的身影,崇拜又羨慕,也想學體操。但父母認為一個孩子學就夠了,堅決反對,甚至因此替他轉學到另一所小學,他的體操夢就此斷絕。
長大後,導演從事影像工作,哥哥林育信回母校羅東公正國小擔任體操教練。有一次導演回家,整理舊相簿時發現一張哥哥小時候與體操隊同學參加一場比賽後的合照,哥哥說當年的小選手而今早已各奔東西,只有少數幾位還留在體操界。如今哥哥選擇回到母校,培訓一群跟他當年照片中一樣大的小男孩,似乎是為了延續小時候未完成的夢想。於是導演展開了這部紀錄片的拍攝工作,替哥哥與他訓練的小選手留下珍貴回憶。
導演對哥哥提出拍紀錄片的構想,哥哥覺得很好,可以當教材,卻不太願意入鏡,因此導演先拍小朋友。七位小男孩從幼稚園大班到國小二年級不等,加入體操隊後,天天被「操」,但有的孩子堅持下去,並找到課業無法給的自信。哥哥在影片拍到最後才接受訪談,導演這才知道哥哥在體操路上的心情起伏與使命感。
曾獲亞運體操金牌的林育信教練,有輕微的小兒痲痺,但從小就愛翻滾,不愛說話,還一度被編入啟智班。林育信在體操世界找到自己的天空,可是國中畢業,父親過世,身為長子的他被迫接下水果生意,體操生涯中斷三、四年,直到羅東高商成立體操隊才又銜接上,最後以黑馬之姿,拿下全國體操跳馬冠軍。
【導演簡介】
林育賢(林阿喵)/ 1974年生 / 台灣宜蘭人
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畢
曾任廣告影片及MV製片、副導,參與電影《起毛球了》、《給我一隻貓》、《月球學園》等片攝製,擔任副導、攝影、製片等職。作品經常以幽默風趣的快節奏手法,呈現個人對社會人文的細膩觀察,趣味中帶有豐富的省思。曾以紀錄短片《鴉之王道》、《街頭風雲》入圍金馬影展數位短片競賽,備受好評。現為自由影像工作者,從事電視、電影之編導剪等工作。
【教練與七位體操男孩】
【李智凱】,九歲,就讀公正國小二年一班,聰明,反應快,很會看教練臉色…他有個外號叫做【菜市仔凱】,菜市場,是他媽媽賣菜的地方,也是他下課後的遊樂園,會被挑選來練體操的原因是,念幼稚園時骨頭超軟,可以把自己裝在小垃圾桶裡…
【黃克強】,九歲,就讀公正國小二年一班,個性直爽剛硬,愛唬人,大家都叫他臭屁強!!!他與李智凱是同班同學,兩人的關係很微妙,似敵似友…在班上,他們倆同為體操小老師,在體操館裡,他們把彼此視為挑戰的目標
【小軒】與【小恩】,本隊唯一的兄弟檔,小軒,八歲,就讀公正國小一年十三班,個性膽小但心細,每次學體操新動作時,都會先看人家如何摔倒,自己才肯願意做小恩,六歲,就讀公正國小附設幼稚園大班,人小膽子大卻是個愛哭鬼,雖然技藝比人差,勇敢衝第一,哭完繼續練下去…兄弟倆剛加入體操隊,兩人經常競爭倒數最後一名
【林信志】,九歲,就讀公正國小二年九班,聰明冷靜,膽大好玩,但是一到體操館就完全變了一個樣子,屬於天才型選手,平時上課時有嚴重自閉傾向,老師有問他絕口不答,父親為了加強他的體操訓練,特地為他在家裡打造一組吊環練習場
【黃靖】,九歲,就讀公正國小二年三班,個性內向怕生,不過卻是個貼心的小孩會來練體操的原因是,哥哥參加體操選拔時,他也在旁邊跟著翻滾,然後就被教練看上了,因為對陌生環境不適應,他曾經是體操隊的逃兵,教練說他是隊上用頭腦在練體操的人,最晚加入體操隊但進步最多,今年他將擔任比賽的隊長
【楊育銘】,八歲,就讀公正國小一年七班,個性文靜較軟弱,練習時常常處於恍神狀態,他在念幼稚園時,體操能力曾經超越低年級組,算是教練從小培訓的成功範例,不過他也是教練心中的痛,對於要不要練體操這件事,他到現在還不是很確定
【林育信】,33歲,他是我哥哥,同時也是公正國小的體操教練。他說他的體操啟蒙來自於廟會時的歌仔戲,因為當年的歌仔戲武生經常在舞台上翻跟斗。後來念小學時,剛好遇上只能說國語不準說台語時期,從小被阿媽帶大的他怎麼可能會說國語,加上當年流行虎姑婆吃人的傳說(據說國小導師長的很像傳說中的虎姑婆),嚇的他話都不敢說。由於當年沒有所謂自閉症的名詞,他差點被判定為啟班兒童而留級一年。直到有一天他與一群死黨偷跑進學校的體操館,在彈簧床上一躍騰空的剎那,他終於找到自我封閉的解放空間。他說會選擇回宜蘭是因為回想到當年他們那群一起練體操的死黨總有一些遺憾,所以希望自己能夠培育出一批當年的自己,繼續延續體操的種子。
官方網站:http://www.msps.tp.edu.tw/myhome/msps04/sulan/%E5%8F%A6%E9%A1%9E%E5%AD%B8%E7%BF%92/movies/2005%E7%BF%BB%E6%BB%BE%E7%94%B7%E5%AD%A9/
影評:http://movie.cca.gov.tw/column/column_article.asp?rowid=167
Categories: 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