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自助遊新聖經:倫敦自助超簡單!

  我在韓國搭訕來的朋友米愛拉出書了!想當年她只是位牛津大學高材生,轉眼間,搖身一變成為一位太太、新英國人、民宿老闆,這樣多變的身分在她身上同時存在,也因為開了民宿,接待許多遊客,變成了倫敦包打聽,哪裡好吃好玩有活動,問米愛拉就知道。而米愛拉也常問我何時要到倫敦去跟她一起玩耍,我老心動沒行動,看完這本「倫敦自助超簡單」之後,徹底勾起我的英倫魂,我要努力存錢去英國啊啊啊! 這本書的面積偏小些,可以當作旅遊指南袖珍書,放在包裡,想看時隨時拿出來。對於第一次去倫敦自助旅行 […]

Read More →

假文青必讀之書:傷心咖啡店之歌

  「傷心咖啡店之歌」這本書,在一天之內出現了兩次。 第一次出現。 我與H先生到星巴克坐坐,點完餐點正在尋找座位,瞥見一桌有位男士正開心地交談,桌上放了本書,我刻意瞄了一眼,正是「傷心咖啡店之歌」。不過到我離開前,那位男士一直都沒有打開書本。 第二次出現。 晚上瀏覽facebook時,友人的狀態po了「傷心咖啡店之歌」的書封,寫下:「這本書,在高中時候逐字讀過,卻不懂作者想表達為何?現在讀來卻覺得有趣極了!好適合這個假期。」下面也引發很多朋友的回應。 朱少麟的三本書 […]

Read More →

奧斯汀的鄰居 Austin’s Neighbours

  我那有才華的英國姊姊Jill出了一本英文插畫書,書名是奧斯汀的鄰居 Austin’s Neighbours Jill說故事圖片是在西班牙創作,文字在古巴寫的,回到英國完成作品,在台灣印刷,所以這作品可說是跨屆代表作。 我跟Jill認識也十幾年了,但因為J長年旅居國外,所以這樣多年來,我們也只碰過幾次面,不過現在網路很方便,聯繫的工具變多了,看著J豐富的生活,也讓我很崇拜。上次還跟J說,很懷念以前我們用書信往來,台灣-英國這樣寫信的日子,寫寫生活中的趣 […]

Read More →

臨時空缺 The Casual Vacancy

  很多人都在懷疑J.K羅琳從一系列的哈例波特之後,可以寫出什麼樣的作品?J.K羅琳一直強調說想要寫一部讓大人看的書(其實哈例波特大人也很愛看,我也買了全套,哈例波特一出的時候,也是要趕快預購,拿到書之後,開夜車也要把書看完啊!) 拿到書,立刻拜讀。這本書的節奏比較慢,臨時空缺,這裡面所訴說的故事,或許大家會覺得只是故事,但是我卻認為是有可能發生的,從議員的身亡到十六歲青少年的憤怒,這些都是很寫實的,相較過去的哈利波特,少了魔法,回歸麻瓜世界,J.K羅琳還是說了一個 […]

Read More →

9月閱讀清單(新增中)

  9月天,秋天好像來了,我用另一種姿態,來迎接下一個季節的到來- 閱讀。 是的,一向喜愛閱讀,但是不知道自己是那麼喜歡閱讀!最近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狀況了,任何時間都不放過,那怕是很破碎的小時間,稍早在高鐵上,把沒有看完的一本書,也在速度與城市的移動間,閱讀完畢。這時總算是對「三日不讀書,則面目可憎」有了更深層的體會。  油炸綠番茄:厚厚一本,拿在手上翻閱著,讀完越多有一種快感,哈哈。這本在早期保守的美國時代,描述女性同性戀者的情感刻劃,還有白人與黑人社會 […]

Read More →

  總是在閱讀,時間斷斷續續,用了將近三星期破碎的時間讀完《她》。 每一篇故事都是極短篇,莫約3~4頁,細細閱讀不會有壓力,裡頭的故事都在寫她,這個她,可能住在日本、印度、香港、新加坡等,透過胡晴舫的觀察,細膩地訴說每一個故事。 前幾天與幾年不見的友人碰面,我們不約而同都帶了本書出門,當我拿出她放在桌上,友人拿起來翻閱翻閱,看完書名就說:「她!我也有寫一系列的她啊~」 我則揶揄友人,你的她系列很不一樣,接著我們都像是聽懂了一般大笑著。 — 過去非常喜愛朱 […]

Read More →

如果不懂搭便車的浪漫,請…。我讀:搭便車,繼續歐洲

  先是在網路新聞看到這消息,有一個女生靠著搭便車,在歐洲旅行。讀完新聞內容,我有一種我完蛋了的感覺,只要心裡、血液中流著叛逆、出走的因子,那出走的的熱情是一觸即發的,會在腦子裡胡思亂想,當然也會想要複製別人的成功旅行經驗。現在一般的背包客也好像無法滿足,旅行的胃口越養越大,總想著下一趟旅行要去沙發衝浪、搭便車、換工住宿、志工旅行等等,我想,很多人一定跟我一樣,天天天天空想,當然下一趟旅行也還沒有出現。 每每和友人談起旅行,我們總是口沫橫飛,我們得到一個結論就是:物 […]

Read More →

三杯茶

旅行,可以改變人的一生,我確信。   書中男子攀爬K2失敗,讓當地人盛情款待,發現這連地圖上都沒有標的小村落,過著清苦的生活,在雪天,孩子們跪在外頭禱告,在自習,心中有一股力量醞釀,他要蓋學校!   過程有多艱辛自然是不在話下,看到有些段落,不自覺鼻酸,彷彿身歷其境,希望化險為夷,更是想到,原來做一件「正確」的事情,是需要那麼多勇氣與包容所堆砌的。我們在這個方便、安全的國家,事事物物都覺得沒有什麼,很正常,應該的,可曾想過,這世界上很多國家、角落,孩子們沒 […]

Read More →

臺北人

   終於拜讀完白先勇的作品:臺北人。 這本書早在去年就買了,一直被我扔在家裡,因為我有一個很壞的習慣,手上的書還沒有讀完,看到喜歡的書、想看又剛好特價的書就會一直買,去年回台灣那一趟,我在書局窩了一個下午,然後買了十本書,店員應該會被我嚇壞吧,這年頭大家都嘛上網路買,要不就是到書店翻一翻,像我這種一口氣買十本的人應該算是異類。 還記得有一次只是想上網預購哈利波特而已,結果也不小心買了十本書,買到還有折價。但是我看書會很專心一次只讀一本書,因為我知道有些人 […]

Read More →

深河|Deep river

  你相信輪迴嗎? 對於我這位沒有宗教信仰的人而言,談輪迴的確是非常弔詭,但是無法說完全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事,還記得有一次與友人在聊天,聊她一位大學時代過往的同學,當時我問了她一句連我都不相信是從我口中吐出的一句話:「那她不用去投胎嗎?」問這問題的當下我並不羞赧,是帶一種假設性口氣,或許那時我保有輪迴的概念也說不準,但是我不知道我相不相信輪迴,學科學的人,講求的是數據與理論,幾年的科學教育之下,腦袋也冷靜、理性許多,但我想這一個議題並不是用科學可以解釋的,我想。 幾位 […]

Read More →

【去他的萬一】給酪梨壽司的一封信

  親愛的酪梨壽司妳好: 我是來自台灣,現在在巴拉圭擔任長期海外志工的Ivy。 讀了妳的第一本書【去他的萬一】之後,產生極大共鳴,特此寫給與妳分享。  大約在我大學時,有一天晚上,學長說:「好好笑哦,笑到肚子好痛。」  這句沒腦的話我當然是追問:「什麼東西很好笑?」  「酪梨壽司的日記。」 接下來視窗畫面出現一個網址,對,就是酪梨壽司的日記之「【成人限定】不要小看火國的女人!」。基於好奇心趨使點進去看,那是我第一次去拜訪妳的部落格,最後 […]

Read More →

來自巴拉圭的情人|The news from Paraguay

  因為身在巴拉圭,閱讀這本書時,特別有共鳴,看到此書描寫的巴拉圭風情和文化,一再吻合時,這是件讓人感到興奮的事。  「來自巴拉圭的情人」我的情人總是這樣稱呼我,但是親愛的,你可知道這個故事是悲劇收場?這是巴拉圭啊,可不是美國。 對於巴拉圭的歷史不甚了解,對於戰爭也是興趣缺缺,描述殺戮的情節更是讓我想反胃,但艾拉的自述卻是我最喜歡的部分。 慢慢闡述為何到巴拉圭、和佛朗哥的愛情、西班牙文∕瓜拉尼語的學習、對戰爭的看法、參與,透過書裡的文字,如果我是佛朗哥,很 […]

Read More →

目送

  離開台灣以前在讀龍應台的【目送】,為什麼會想起這本書呢?因為在離開台灣那一天,我想起了媽媽的眼淚。當初家人不支持我遠赴異鄉,但我千方百計,挖盡心思終得成行,但直到看完目送,我有更深的了解與體會,這是為人父母的心哪。  還記得朋友是這樣告訴我的:「我長越大越能理解父母的反對通常來自於「不安全感」,對於他們自身生命的不安全感,也對於孩子生命的不安全感,在我們的文化裡,孩子還是「屬於」父母,而不是屬於老天爺。有時候為難在於身為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感情糾葛」,斬 […]

Read More →

邊境漂流-我們在泰緬邊境2000天

  我必須很誠實地說,如果不是到過邊境,認識作者且熟悉書中的事物,我應該不會讀這本書。  去年?前年?第一次在Sam的blog看到有關穀東俱樂部的消息,便留言問這是賴青松大哥的blog嗎?Sam說青松大哥是他的哥哥,在自己的blog轉貼一些訊息。  大三那一年,我和栗子蛋糕到雲林參加土地關懷研習營,賴青松是講師,講述求學過程和回鄉當農夫的甘苦;我們記取經驗,將青松大哥的經營理念帶回學校,並融入小組報告中,也為我們這一組得到當時班上最高分的組別。& […]

Read More →

寫給你的日記∕寂寞的溫度

和Yvonne分手之後,跳上回來的火車,一路搖搖擺擺,看似平穩卻是晃蕩,坐下來開始閱讀看到一半的「寫給你的日記」,這本在大學時就跟Claire借來讀過,上回在Claire家看到這本書,隨手拿起翻閱,這週去誠品,想也沒多想,抓了就結帳。 將書輕輕合上,閉上眼睛,搖搖晃晃,也習慣了這節奏,當眼睛張開時,才發現火車已進站且停妥,驚嚇得倉皇逃出。漫無目的走著,下過雨的空氣是股發黴似的味道,在我拐入百貨公司也散去。 南洋雞腿堡一個、鮮蝦沙拉和一杯紅茶,坐在角落,對面的椅子空的,左邊坐一 […]

Read More →

轉山–邊境流浪者

  讀這本書時,我腦裡浮起的畫面不是壯麗的西藏風情,而是【托斯尼卡豔陽下】裡的一句話:壞點子往往是好主意!騎腳踏車去西藏!聽起來怎麼樣都是玩笑話啊!但是他卻去了,我藉由他的文字、照片也去了趟讓我夢寐以求的西藏。 這本書乍看來是旅遊書,但仔細閱讀,會發現是文學味濃厚的旅行紀錄書。太多太多的文學修飾,感到閱讀起來有些吃力,因為我也是那麼努力地看所描寫的字字句句,甚至在描述大景時,還會加上自己的想像,讓這【轉山】一轉就轉了二個月。近年台灣也吹起【大旅行】的風潮,年青人開始 […]

Read More →

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樣

這本不是自傳,也不是偉人介紹,只是一位來自台灣宜蘭愛跳舞女生的故事。 如果問我這本書好不好看,倒不如問這本書帶給你什麼想法、衝擊抑或是感動?這些,才是「人心」最在意的。  有人啊!活了一輩子、辛苦了一輩子,但是卻不知道自己最喜歡的是什麼,聽起來好像很可悲;有人啊!活了一輩子、辛苦了一輩子,終於了解自己的最愛是什麼,但遇到困難卻退縮,聽起來好像很荒唐;有人啊!活了一輩子、辛苦了一輩子,找到且執行最愛的事情,但因眾因素而中斷,聽起來是多麼傷心啊!有這樣多種,你選哪一種? […]

Read More →

親愛的安德烈-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

  我想狂奔一番,在學校裡。 我想嘶吼一番,用我的肺。  我剛發現 這世上 沒有真實世界這回事 只有謊言 迫使你設法穿越 我「對號入座」之後讀完這本書。 我很驚訝,龍應台是位不典型的亞洲媽媽,和安德烈的對話是如此,那如果是台灣典型媽媽和非典型台灣女兒的對話會是如何?我完全不敢想像,但不敢想像不代表我們可以不對話,對不? 有一些思考的觀念非常衝擊,那麼年輕的安德烈,腦袋裡裝了好多我18歲時不曾想過的問題。18歲時的我,忙著寫功課,忙著玩社團,忙著準備考試,忙 […]

Read More →

第13個故事︱The Thirteenth Tale

現在想起來,我真的和雙胞胎很有緣。  我小時候喜歡的男生是雙胞胎的哥哥;我小學的好朋友是雙胞胎的姐姐;我以前男朋友現在的女朋友是雙胞胎的姐姐;友人以前的男朋友是雙胞胎的弟弟;阿姐是雙胞胎的妹妹;助教生了一對異卵雙胞胎寶貝,我在寫的2則短篇小說也是雙胞胎題材,天下哪來那麼多雙胞胎啊!?  有時候在思考,雙胞胎之間的手足力量真的如同書中那樣強大嗎?那樣親密?那樣密不可分?只可惜本人不是雙胞胎的一員,不然也會想嚐嚐那滋味。  這個故事很迷人,在討論雙胞 […]

Read More →

深愛這一切

這本書的性質和【時間的病】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iloveuk/3/1281692875/20070321211354頗像,若不是因為作者,恐怕我不會讀這本書,謝謝瓊齡。  那天要回桃園時,坐上往苗栗的區間車,念頭一轉,就把書拿出來讀了。看到某一段落,因為太感人,一直很想哭;如同瓊齡說的,世界上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她勇敢,她善良,她體貼,她真誠,樣樣好到很完美,無法想像。最讓我震撼的是,芳如說她多活5年多她自己並沒有什麼影 […]

Read More →